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我市在年推行初中生体育评价改革,下发课程改革实施手册和招生等文件,明确了体育学科纳入中考的要求。经过三年的实践,调动了广大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了让广大学生和家长了解考试流程。
下面这个短片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中考体育现场考试↓↓↓
体育考试以全市统一管理、县(市)区组织实施的方式进行,并按照“三统一”的原则组织实施,即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程序,统一培训和选派考务员。每位考生需完成三个项目考试,其中必考项目为中长跑(男生米、女生米)、一分钟跳绳;选考项目在立定跳远、前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三个项目中任选一个。
体育中考现场考试流程如下:
一、检录
在考试现场,考生手持“带有条形码的准考证”,按照分组顺序,依次进行检录。检录员依次刷取条形码读取、比对考生基本信息。检录处屏幕显示考生个人信息。检录完毕,由引导员引导考生进入考场内,按照同组、同类别分别带入备考区。
二、现场测试
(一)测试项目
中长跑测试说明
1、按组考试:考生2—15人为一组,按序号排队,引导员将准考证交由操作员刷卡核对基本信息。引导员将配有芯片的号码衣发放给本组考生。考生按照本人序号穿戴号码衣,计时芯片朝前。
2、起跑方式:采用站立式起跑,考生听到口令后开始起跑。
3、考试完毕后,考生在终点交还考试背心,在引导员的带领下有序离开考场
4、测试设备将自动检测配有多组不同颜色的芯片号衣,自动语音发令,自动计算圈数,对已完成圈数冲过终点的考生自动终止计时,自动排序。
注意事项:
1、发令前身体任何部位不要超过起跑线
2、跑步中不得推、拉、阻挡他人
3、跑完后应保持站立并缓慢走动
一分钟跳绳测试说明
1.按组考试:考生2—15人为一组,按序号排队,引导员将准考证交由操作员刷卡核对基本信息。
2.考生按照本人序号站在场地的相应位置,听指令完成测试。
3.跳绳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周圈为一次。
4.跳绳采用光栅测试模式,自动记录一分钟所跳次数。开始、结束每个动作都有提示音。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右手持带有计数功能的手柄。
2.反摇绳子、一跳多摇、只跳不摇和一跳一垫步均判为犯规。
立定跳远测试说明
1.引导员引导学生进入场地,将准考证交由操作员刷卡核对基本信息。
2.考生听从指令,按照本人序号参加测试。
3.站立在起跳线后,两脚原地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4.设备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技术,自动记录立定跳远成绩;具有智能判断犯规功能,自动检测考生是否踩线。
注意事项:
1.起跳时脚尖踩线、脚尖离开地面、助跑、垫步或者连跳动作均为犯规。
2.测试完成后,不得后退或者从侧面离开感应区。
前掷实心球测试说明
1.引导员引导学生进入场地,将准考证交由操作员刷卡核对基本信息。
2.考生听从指令,按照本人序号参加测试。
3.考生双脚前后或平行站立于起掷线后,双手持球于头上,双手同时用力将球经头上方向落地区方向掷出。每人可投掷三次,电子仪器自动择取最好一次成绩记录储存。满分可以提前结束测试。
4.测试设备通过红外对射技术,自动记录实心球落地的距离。
注意事项:
1.掷球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可触及起掷线或起掷线前方地面;
2.双脚必须在静止站立后方可掷球,不可在走动或跑动中直接掷球。
坐位体前屈测试说明
1.引导员引导学生进入场地,将准考证交由操作员刷卡核对基本信息。
2.考生听从指令,按照本人序号参加测试。
3.考生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推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4.设备采用光栅技术方式,自动测距;推板具有自动回位功能;设备配有绑腿,以免测试时屈腿犯规。
注意事项: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推板时两腿不能弯曲
2.考生应匀速向前推动推板,不得突然发力。
3.考生应两臂伸直同时触碰推板,不得单手触板。
(二)监控系统
考试过程中,每套考试仪器都配套高清摄像头,所有录像存放在硬盘录像机中保存,承担仲裁职能。
(三)成绩显示
三项考试完毕后,引导员带领每组考生到成绩打印处,打印考生成绩单,告知考试分数,并在屏幕显示,考生在考试成绩签字确认后有序离开考场。
三、考试数据传输
考场内实行“全封闭”管理,电脑与软件采用专人负责制。考生成绩实现数据即时安全传输。
四、现场保障与应急预案
各考点已与电力、公安、交通、医疗等部门做好沟通协调,为考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因天气等特殊原因中断考试,考生不能在一个单元内完成三个项目考试的,经县(市)区体育考试领导小组批准,可顺延。
考试现场因人或者不可抗因素导致测试仪器、监控设备、公示屏幕等损坏的,立即调用备用测试仪器及相关设备。
五、考前温馨提示
在锻炼方面,考生们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体育锻炼,不宜太过疲劳,避免受伤。
在饮食方面,应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增强体能和抗疲劳能力。避免辛辣食物,以免肠道不适,腹泻。
同时,考生应注意休息,保障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