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中生活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的话,那么高一便是“兴奋的起点”,高二算是难熬的中段,高三则是最后的冲刺。高一高二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越扎实越有厚积薄发的资本,才能冲得越高!亲爱的同学们,勤藤教育想对你们说:高一打基础~给自己定个学习计划。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会具备知识量大,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学习内容有很多,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练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黄金时间来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一边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2)尊重自己生物钟。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学习要有时间限制。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学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4)对照计划反省。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在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5)公开学习计划。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的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的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高二是关键。高中生应当树立时间至上的观念,学会挤时间,抢时间。在这方面,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和一份短时期的计划有较大意义。方法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只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学习上的高效率。高中生每日面对高强度的练习及记忆总不免会有几分害怕。这时候,“坚持”尤为重要。高三大飞跃。切不可忘记高效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复习策略。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复习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大概从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同时,勤藤教育要着重提示您的是: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的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另外,备考生在这一轮复习中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解题时,先从显在知识点切入,挖掘出隐含知识点,构成已知条件,并由此为“向导”从大脑中搜索出未知条件知识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在第三轮复习中主要是进行检验复习。备考生用“尝试回忆记忆法”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自选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这轮复习是三轮复习法中最关键的一轮。备考生的脑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课程的框架脉络,而且对于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也应该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在第三轮复习完成之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等高考”了。高考前的的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备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高效复习须讲究策略,要懂得放弃。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备考生应该把精力花在能够提升成绩的地方。假如多花30小时在语文科上,高考成绩能由分提高到分,但多花30小时在化学科上,可能高考成绩能由85分提高到95分。因此,考生应该清楚自己在什么科目上有潜力,提升空间大,便于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同样,假设有一科成绩很差,花再多时间,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那么就应该对这个科目有所放弃,把精力花在别的科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