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跑步猝死频发孩子体质差看

  事件回顾中学生跑步米身亡

  9月1日上午10时40分,生米中学八(3)班18个未完成语文作业的学生被班主任王某叫到操场上跑步5圈(每圈米)。跑完5圈后集中站队时,学生李某晕倒。在旁的班主任王某立即拨打了10,生米镇卫生院医生10分钟内赶到现场施救,南昌市10救护人员5分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不幸的是,这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跑米就发生了身亡的意外,如果这名学生没有身体疾病,那只能说明体质太差了。”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表示,每次类似的校园悲剧都在提醒我们,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远没有到可以因止跌反弹而欣喜的地步,学生体质的糟糕状况仍是民族之忧。

  相似案例

体育课、打篮球等运动成黑色地带

  年9月8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篮球场内,一名大一男生打篮球时突感不适,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故。

  年4月13日,龙华观澜街道精英学校的一名男生,在上体育课热身跑步时突然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后,该男生被宣布死亡。目前,家属与学校方面未就善后赔偿事宜达成一致,观澜街道已介入此事。

  年10月9日上午9时10分左右,该校国际教育学院级日语专业学生章民强,在体育课进行米体质测试过程中突然倒地猝死。

  年4月19日,山东泰安和枣庄相继有两名学生在跑课间操时倒地猝死,女孩年仅13岁,或为心源性猝死,男孩年仅15岁,临床推断为心脏猝死。

  教育专家:应试教育下些学生缺乏锻炼

  根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发布的《年深圳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显示,深圳中学生体质合格率为88.4%,小学生体质合格率为89.5%,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握力、立定跳远等单项指标均在下降。与此前对比,学生体质合格率在逐年下降。

  而这个绝不仅仅是深圳一地的问题。

  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体质下降已经是老问题了,从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小、中、大学生体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认为,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应试教育下,一些学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习惯,缺乏锻炼。

  此外,对于有些学校为避免担责取消长跑项目,熊教授表示此举不可取,“因为长跑猝死,所以就取消长跑,这种理由很牵强也很可笑。我认为,学生的体育锻炼还是得坚持下去,校方也应该坚持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熊教授表示,目前不少学生对运动有厌恶感,这完全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可以像一些俱乐部一样,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运动,搞一些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而不是强迫学生选哪一样。”

医学专家支招如何让孩子远离猝死

  造成跑步中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医院心内中心主任孟庆智。孟庆智解释:跑步中突然猝死,多数为快速的心室颤动,这种极快无规律的跳动,心脏不可能有任何能力去有效收缩来排出血液,使大脑没有血的供应,所以如果病人不及时救治,就会出现快速死亡。心室颤动是导致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第二个实际是心脏基因的一些突变引起的心电活动异常。第三个原因就是大面积肺栓塞,长期卧床、不运动、下肢血流缓慢,一直血栓脱落回到心脏堵在肺动脉,一旦赌在肺动脉没有血液供应,出去堵在主干比心肌梗死死的还快。

  那我们平时还可以运动吗?

  孟庆智建议:运动固然重要,但在运动前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盲目运动,就存在猝死的危险,所以,一般人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六点,就可以预防和远离猝死。

  (1)不要参加力所不能及的体力竞赛活动。

  ()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切勿突然参加剧烈活动,也不能突然中止活动。

  (3)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应以运动时即刻心率高于平时心率的70%为宜。比如,平时心跳60次/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能超过次/分钟。

  (4)运动中出现不适必须停止运动,不要勉强坚持,并要及时就医。

  (5)餐后不要立即运动,避免因肠胃需要血液而致使心脏和肌肉缺血。

  (6)避免在不洁空气的环境中运动,并要注意冷暖及时调整穿衣。如果在雾天、阴霾天、沙尘天等气象环境中锻炼,那就和吸烟一样有害。

中美日英小学生跑步PK中国完败

中美日英四国学生的跑步现状对比,中国学生的跑步状况最为惨淡,而英美日三国则非常重视,甚至成为必修课。在日本,小学生每年都会参加冬季耐寒的马拉松训练。即使室外的气温低到了几度,老师们也会领着学生在绕操场跑步。

《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7.5万高招体检人数中完全合格的还不到14%,视力不足检出率达,超过15%的男生和接近10%的女生超重。北京的调查数据并非个案。中华医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小学生近视率为30%-50%,到高三时更是接近%。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7年来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10%,大学女生米、男生米跑的成绩均下降了一成。有统计数据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已经连续15年下降,而耐力素质更是连续5年下降。

在我国,学生从上小学起体育课就成了一种摆设。一位小学生说她的大部分体育课都有小半节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室内消耗掉:“先得整顿纪律,整好了,才让列队去操场,快半节课就没了。”到了中学,由于课业压力负担过大,体育课就成了主科老师随意占用的时间,若不是中考体育测试里有30分的加分,恐怕更没有学生会去跑步了,而跑步也不过成了学生们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

但是从国外的情况看,长跑都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家长们普遍认为,学生参加长跑等体育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体育上的,其中的历练和性格上的成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都是宝贵财富。

日本:长跑冠军成校园偶像

作为竞技体育的马拉松项目,虽枯燥乏味,但日本人就是乐此不疲。日本大中学校的校园里,马拉松也是长期受到热捧的,长跑更是各个学校体育大会的必备项目。长跑成绩出色的学生,不仅有资格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校际马拉松接力对抗赛,更会被视为校园偶像。为了增加马拉松的观赏度,日本人还发明了一种接力马拉松的跑法,各种高中、高校的马拉松接力比赛会经常上演。比赛场次最多的时候,全国每年会有场类似马拉松对抗比赛。

美国:学生每周最多跑百公里

美国高中运动赛季分秋、冬、春三季,越野长跑在九、十两个月的秋季。美国的高中课程实际上也很繁重,在这两个多月的赛季里,参加长跑训练的学生每天训练到晚上六七点钟回家,往往筋疲力尽,却常常需要坚持到半夜完成功课,而在休息了几个小时以后,又要天不亮一早爬起来去进行晨练。有统计显示,学生们每周的训练量平均会达到七八十公里,最多时会超过一百公里。

美国的高中有悠久的体育传统,许多学生的家长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支持也就特别执著和热情。实际上,美国的长跑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大中院校。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就是从中学时代开始迷恋上跑步的,小布什曾透露,他在白宫的8年里,每周都要坚持跑至少五次,有时六次。即使在外出访问的时候,小布什的房间里也总要安放一台跑步机。

英国:伊顿公学每天下午全练体育

伊顿公学是全球最知名的贵族学校。在这所五年制的学校中,体育运动是学生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设有足球、橄榄球、田径、曲棍球、板球、野地足球等8门必修体育课以及7门选修体育课,每周体育课时达3小时。在伊顿的体育课程中,长跑并没有单独列出来,而是归在田径大类中。伊顿认为,长跑是各种体育项目的体能基础,没有必要专门列为必修课。

与英国的其他很多学校一样,伊顿的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相当兴盛,令学生们着迷。伊顿每天下午都有体育社团活动,学生下午基本上没有课,都是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大部分英国中学的日程都是这样,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

伊顿招收的都是13岁至18岁的男生,这个年龄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伊顿重视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魄,更要塑造学生的人格。

与其他三国相比,中国学生的体育锻炼被忽视不仅有着体制上的忽视,更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下降。由于目前的学生选拔标准完全是以考分成绩为主,在较大的学业压力之下,学生的体质对于升学并没有要求,也没有硬性的衡量标准,因此学校方面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加强。

其次,中国社会对于体育优秀者的传统歧视思想,大多数认为四肢发达者,头脑简单而被人们所不齿。因此导致体育优秀者并不能在社会中获得与其相应的地位,这也是导致体育运动很难受到社会主流亲睐的主要原因,也决定了制度制定时对于体育锻炼的忽视。

而且中国社会对于相互协作的忽视甚至是厌恶,强调个人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很多集体项目在中国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原因。而欧美国家虽然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在团结协作进行大项目的运作上却是中国应该学习的榜样。

最后,中国院校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与其让孱弱的学生冒着猝死的风险进行体育锻炼,还不如取消一些存在风险的项目让学生继续“蜗居”,因此中国学生就在多种原因的绞杀之下变得更加体弱多病。与其他欧美体育强国的抗衡更多是依靠金牌战略的急功近利,而大多数学生的体质根本得不到改善。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再不出台一些具有强制力的措施,中国学生的体质必将继续衰退,相比起“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年代更是一种身体上的倒退。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smfyypfb.com/cpfl/13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