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江琼随笔”,一键 大約九年前,我參加人生中第一次的全程馬拉松比賽,全程馬拉松一共是42.公里,到底有多長呢?如果把馬拉松放到公尺田徑場去,要跑.5圈,這是一個很長的距離。 那次比賽,我只有稍微練習一下就報名參加了,馬拉松地點是在尚未通車的北二高,從樹林交流道跑到龍潭交流道,再跑回來。 起跑時,我經驗不夠,一衝出去就以十公里的時速在跑,跑到差不多十五公里的地方,就看到領先群的世界級馬拉松選手,已經跑回程了。換句話說,我才跑到十五、十六公里,他們已經到了二十一公里的地方。我真是有點洩氣,心想:人真是天生不平等!為什麼這些人已經跑了四分之三,卻還是精神抖擻、箭步如飛?我跑到二十五公里時,已經開始抽筋,勉力衝到終點,才跑完全程。 這次跑步帶給我什麼樣的啟發?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什麼事情都要準備好,不準備好,就做不好。跑馬拉松一定要練習,而且最好一次持續三個月,每天至少跑十到二十公里;多吃澱粉類的食物,跑到一半體力不濟時,可以燃燒體內的醣。 第二:人真是天生的不平等!所以每個人都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去追求自己的長處。也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之後,確立一個努力目標,讓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百分之百的發揮,這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因為你盡了全力,而且發揮到極致,這點很重要。正如美國人說的:Wedowhatwedobest! 第三:不要怕輸在起跑點上!這是長跑者首先要具備的觀念,跑長跑的人不會介意在第一、第二圈是贏或是輸,因為他總共要跑.5圈。同樣地,在做人生規劃時不必介意輸在起跑點上,萬一輸掉的話,你可以在第五圈、第十圈,甚至第二十圈贏回來,問題是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跑快一點,如果胸有成竹,根本不用擔心。十六字箴言 談到人生規劃,我有十六個字可以送給各位:「認清環境、了解自我、慎選目標、力行計劃」。先談什麼是「認清環境」?各位都是畢業班的同學,都想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要考研究所、就業、出國,還是在家裡待業?現在的環境比以前好太多了,資訊發達,所以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也有很多機會可以選擇;也許選擇太多,反而使你不知該如何決定,所以,一定要先認清環境。 其實大學讀什麼並不是那麼重要,你可以到研究所再培養專業,讀研究所前你必須先想想將來社會上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學成後,你到底要做什麼?在這個時代你有很多機會,你要把握每個機會,去思考哪一個機會對你最好。 第二個要跟各位談的是「了解自我」,我建議大家在大學的階段不妨測驗一下自己的能力,看自己是否能處理複雜的事情?是否能有效地處理感情問題?觀察自己的能力,並慢慢培養自己。 許多父母往往對子女有過高的期許,甚至影響孩子的性向發展。我讀建中時有位同學姓陳,他的文學素養非常好,高二就寫了一篇「我論瓊瑤」,把瓊瑤出版的書做了一番評論,引經據典,言之鑿鑿,令同學佩服不已。可是上大學他卻唸理工,因為這是他父親的期許,他從台大機械系畢業後,到核能電廠上班。幾年後,當我在美國哈佛大學唸博士時,他卻來唸歷史碩士,他感慨地對我說:如果早點讀歷史系,可能早就拿到博士了!人生就這樣多繞了一點路,還好最後還是找到他的興趣與目標。 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制度的靈活與彈性,為學生創造很多機會,得以不停地尋找自我,認清環境、了解自我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三個是「慎選目標」,你到底希望做什麼?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目標訂在:我要做總統,我要做行政院長…,我覺得不如訂一個方向:我希望對社會做什麼樣的貢獻?這樣路會比較寬一點。 大學時代儘量多接觸各種事物,儘量多學一些東西,可以選一個輔系,讓自己的知識領域更寬廣;到研究所的階段,決定未來奮鬥的目標。這樣會讓你的基礎更紮實,到了該專精的時候非常深入,這也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一旦決定了目標就要「力行計劃」,力行計劃就是強迫自己用功。現在的學生生活比較優裕,不必擔心有挫折、挑戰,尤其我們現在談教改就是要減輕學生的壓力,這點我很認同,但是我也很擔心完全沒有壓力的學生。 我覺得人生還是要有挑戰,沒有挑戰還是不容易進步的。 力行計劃─你要給自己壓力,讓自己嘗試一些比較困難的東西,逼自己去讀比較深的東西,要求自己做一些你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給自己壓力讓自己成長。 大學沒有人管你,你要自己管自己,你要訂出逼自己上進、超出現有能力的計劃,你才有機會超越,否則你就會隨波逐流。有時候,有壓力不見得是壞事,適度的壓力,讓你更能夠成長。有原則、有計劃、有預算 生涯該怎麼規劃?我提供三個原則,第一是有原則不亂,你到底想做什麼事情?想要走怎樣的一條路?先確定一個大原則,方向先確定,有原則就不亂,就不會見異思遷。第二是有計畫不忙,任何事情訂好計畫,按部就班,按表操課,就不會手忙腳亂。第三是有預算不窮,錢永遠是不夠花的,所以要先把預算訂好,就不至於很窮。 人生有如長途賽跑,不必計較起跑點,不必計較在哪幾圈會輸掉,因為你最後的目標是跑到終點。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人生會比較開闊,但是除了「有原則不亂,有計劃不忙,有預算不窮」以外,我建議大家在大學時代,儘可能培養一種運動的習慣,不論是球類、跑步、游泳…都可以,讓這個習慣陪伴你一生;第二,有機會的話不妨學習一種樂器,或是培養對歌唱、音樂的喜好,讓它也陪伴你一生。 這是我心裡很深的體會,因為運動不但可以使你健康,而且可以使你長壽。我們說的運動是指有氧運動,會出汗,會喘氣的,一個星期至少做三次,每次半個小時,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不但身體能夠健康,心肺的功能可以很好,也不必擔心膽固醇、尿酸或者血糖。還有一點很重要,凡是喜歡運動,而且有規律運動的人,心情會比較開朗,尤其在運動完之後,會分泌一種東西叫腦啡,會使你感到舒服,使你覺得可以完成很多事情;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你的EQ變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沒有人永遠都是坐順風車的,這時候就必須要靠自己來調解,所以體育跟音樂是很好的調劑。 最後,當你在規劃人生的時候,不要忘記你可能在未來也需要一個伴侶,組成一個家庭。在你離開學校後,不管你要出國、就業,或唸研究所,要想到未來五年、十年是不是要找一個對象結婚,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這會影響到你的後半生。不要認為這件事很庸俗,這是必要的考慮,這樣你的人生會比較圓滿。 我今天在這裡談「長跑人生」,其實最主要是要讓你們知道怎樣做規劃,因為人生真的有如長途賽跑,必須要做好規劃,才能出現跟人生預期比較接近的結果。
赞赏